读高建格老师《简谈现代诗写作》后所想
【2014-11-05 00:02:36 东山石
所属诗集 阅读9565
】
73朵 0个
原引高建格老师《简谈现代诗写作》文:
看到有些朋友写诗,却把握不准什么叫“诗”,如果这样,又怎能写出好诗?诗,简单点说就是浓缩的艺术形式,假如散文是茶,那么诗歌就是酒,必须要有“味”才叫诗。如果写的东西没有味,就算按诗的形式排列出来也不叫诗。
个人认为,作为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诗歌要写的简单、有趣、明朗,有几分含蓄即可,这样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口味。
有些人喜欢玩高深,认为诗越深奥才越能叫诗,其实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你问问读者,任何人也不喜欢这种让人看了一头雾水的作品。简单朴实的语言一样能写出好的作品,例如《慈善家》:
他有钱,他心软,
穷人一哭就心酸;
伸出手,入衣袋,
慢慢掏出…手帕来。
此诗乃欧美名作,简单几句话就把一个伪善慈善家的形象跃然纸上。
再举例:
叔叔,您能否把我
埋的浅一些好吗?
不然,吃饭的时候
妈妈就找不到我了。
此作是俄国名作,是二战时期无名氏所作,用一名儿童的天真来衬托
德国法西斯士兵的残暴。
试问,这样的作品谁又不懂和不爱呢?
中国现代名诗也有不少这样的作品比如:《泥土》
总把自己当珍珠
就有时时被埋没的痛苦
做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这些例子就不举了,放眼几千年的诗歌史,孺妇皆懂的作品却最脍炙人口,流传最久,李白的《静夜思》就是例子。
好了亲们,一点心得体会传上来与大家分享,就到此为止。祝大家都能写出传世佳作。
读了读高建格老师《简谈现代诗写作》一文,我心中不禁产生无穷的共鸣,我非常同意建格老师的看法:“诗歌要写的简单、有趣、明朗,有几分含蓄即可。”“有些人喜欢玩高深,认为诗越深奥才越能叫诗。”
本人也曾费尽心思去阅读过一些所谓当今中国顶尖诗人的诗歌,想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紧跟时代的潮流,尽力向真正的诗人靠近,但不知是我太没悟性,还是文学功底太过肤浅,折腾了很久都没能读懂其中的深意,以至于让我头痛了好久,并因此怀疑自己注定不是写诗的料子,根本就入不了诗人的流,你对真正的顶尖诗歌连看都看不懂,还谈什么写诗呢,你写的诗也不过是一些不入流的打油诗罢了,这些思想曾一度让我心灰意冷,甚至一度放弃了涂鸦。
但偶尔还是忍不住随口吟咏几句,算是排解心中的情绪,且不管他算不算诗,权当记日记一样记录自己的一些心灵感悟,偶尔觉得也有两句还有点诗的味道,于是也就时断时续地记着。时间长了,也有了一些心得,时不时也会在心中默念几句,还会不知高低与曾经记过的名句比较斟酌。同时也发现,通常被我们无意识地记住的都是一些浅显易懂的句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诗人沙白的那首《红叶》:
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噢,
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而那些曾费尽力气去解读的诗歌却一句也没记住,于是我便费解了,到底怎样的诗歌才算得上是好诗呢?
最后我只能给自己这样一个解释,即能经得起时代潮流考验的诗歌便能算是好诗,就把它们留给时间去回答吧,也许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以后,人们依然能够随口吟诵的诗歌便是真正的传世佳作吧!
现代诗歌似乎走入了一个怪圈,越是的精品的诗歌越是深奥晦涩,似乎只有把读者看得云里雾里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佳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功底深厚,出类拔萃。相反越是浅显易懂就越觉得没有品位,一些有资格推荐精品的编辑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也不遗余力地发掘着让一般人不能一看就懂的“含蓄”的佳作,非得让你费点脑筋去仔细琢磨。写诗的人为了能够进入编辑的法眼,也争相效仿,竭尽所能、挖空心思地去迎合编辑的口味。于是乎写诗的写得越来越高深,品诗的品得越来越专业,可苦了俺们这些看诗的老百姓,只能看得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最后也只好甩甩晕乎乎的脑袋苦笑着离开,并告诫自己:这不是哥们能玩的,从此以后尽量离的远远的,永不再碰!结果写诗的人虽然不少,但读诗的人却越来越少,能读懂现代诗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大家都你写你的,我写我的吧,互不相往!最后就像甲骨文一样,只有火星人才能读得懂了!
综上所诉,我总结出一点:流行歌曲更适合广大老百姓的口味,并不只是因为它旋律优美,还因为它们一听就懂,合口押韵,并能引起大众百姓的共鸣,一不留神就随口而和了,我想这也是其之所以流行的原因之一吧!反观我们的现代诗歌,不但越来越深奥晦涩,而且无韵无律,怎么让老百姓记得住呢?同时我又疑惑啊:在古代诗歌不就是流行歌曲吗?今天怎么就背道而驰,相去竟那么远了呢?
如今,为了不让自己再度染上头疼的毛病,我尽量不去读那些太过深奥的诗歌,在此也不怕被人说我肤浅了,主要是本人资历学术有限,我也没打算成为什么了不起的诗人,更不指望成为学术大家,那些劳心费神的活还是留给那些专家博士以及真正的诗人大家去做吧,我还是愿意做个朴实粗陋的小老百姓,不去想那精品诗歌的事,也不在乎自己写的算不算是诗,只是没事的时候发发牢骚,写写自己的心情得了,挺好!
但时不时能看到一些能读懂又觉得回味的句子时我也会忍不住拍手叫好,在此只是希望能看到更多让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能读懂的好诗,站在一个平民的角度呼吁一下,别剥夺了我们这些白丁阅读的权利,不要把诗歌作成了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别让诗最终成为阶级的产物!
另附读花语兄《中国当代诗歌为什么失宠》一文的一点感想:
中国当代诗歌的失宠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最终还得从诗歌本身去寻找原因,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而诗歌的失宠我觉得主要是其内在因素,当一个事物不再被世人所接受时,出了外在因素外,其自身肯定也有问题,当大多数人都已不再认同它时,自然就会被淘汰。自从朦胧诗问世以后,诗歌似乎已不再是大众的诗歌了,朦胧虽然是一种美,但太朦胧了就变成晦涩了,因为读不懂,所以朦胧之美也就无从谈起了。再有后来的先锋诗歌,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读懂的了,像北城、西川、草树等这些诗人为什么无人知晓,我想就是因为不懂而不知了,后来的诗歌多少都带有这样的情结,似乎不搞朦胧一点就不叫诗歌,而大多数读诗的人却是普通大众,读着费劲,慢慢地也就索性不读了,这样就失去了大部分的阅读群体,诗歌便由大众变为了小众,最终走进一条狭窄的死胡同,如何不会失宠呢?终其原因就是评价体系出了问题,所以我觉得诗歌要想复兴就应该还原其通俗的本色,拒绝深奥晦涩,多创作出一些妇孺皆懂、朗朗上口的好诗,面向广大群众,让人人都有阅读诗歌、创作诗歌的冲动,不要一提诗歌就头脑发蒙、敬而远之。应营造出一个遍地春草、欣欣向荣的氛围,才能让诗歌走出那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fun88首页提示:诗词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自fun88首页)
提示:不明白的汉字去
新华字典搜索下。
正在提交,请稍后。。。
评论请先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