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体与阳关体及顺风调考
【2016-08-01 11:34:39 傅雨
所属诗集 阅读8938
】
0朵 0个
折腰体与阳关体及顺风调考2016.02.13
折腰体乃诗之别体也,且由来已久。《万首唐人绝句》开篇第一首,所录太宗李世民赐房玄龄五言绝句即是也,其诗云:
太液仙舟迥,西园隐上才。
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
何谓折腰体呢?[南宋] 魏庆之 著《诗人玉屑》 诗体三:
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
……
雨梦按:
绝句折腰者指首尾联失粘,又称“绝句变体”;
八句折腰者则指律诗颔颈联失粘,又称“七言变体”,见《诗人玉屑》(诗体下)载:
折腰体
谓中失粘而意不断。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赠别)
…
七言变体
律诗之作,用字平侧,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
如老杜诗云: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
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此七言律诗之变体也。(渔隐)
…
绝句变体
韦苏州云:
南望青山满禁闱,晓陪鸳鹭正差池。
共爱朝来何处雪,蓬莱宫里拂松枝。
老杜云: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此绝句,律诗之变体也。(同上)
…
折腰体五言绝句尤多,淸蘅塘退士所编《唐诗三百首》共选五言绝句共37首,折腰体竟有7首之多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长干行?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唐诗三百首》七绝58首,折腰体有3首。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赠别?其一》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杜甫折腰体诗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
天门日射黄金榜,春殿晴曛赤羽旗。
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
云近蓬莱常好色,雪残鳷鹊亦多时。
侍臣缓步归青琐,退食从容出每迟。
…
有客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
非关使者徵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
奉寄章十侍御
淮海维扬一俊人,金章紫绶照青春。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朝觐从容问幽仄,勿云江汉有垂纶。
…
拨闷
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消愁定几巡。
长年三老遥怜汝,棙柁开头捷有神。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
…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
白马(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戳,中夜商于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
折腰体从理论来说,各体均有四种格式,即:
1.首句平起仄收式
2.首句平起平收式
3.首句仄起仄收式
4.首句仄起平收式
…
雨梦按:
折腰体诗或因一时需要,将句中平仄变动;或作者一时疏忽,与正体有异。我认为既不可刻意为之,亦无需刻意避之。偶得佳句,因平仄故,惜不能集一诗之中表述,演释为二首又觉画蛇添足,前人有此体,效之应无大碍。同时了解一下,不致见此大惊小怪。
......
阳关体
七言绝句之王维诗《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被[钦定词谱]收入,被称作“阳关体”,
[钦定词谱]
本名《渭城曲》。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属双调,又属大石调。 按,唐教坊记,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阵乐》也,属坐部伎。 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只有一种体式。
渭城朝雨浥轻尘(韵)客舍青青柳色新(韵)劝君更进一杯酒(句)西出阳关无故人(韵)
●○○●●○○ ◎●○○●●○ ●○●●●○● ○●○○○●○
注:用“○”标平声,“●”标仄声,“⊙”标应平可仄、“◎”标应仄可平。
宋苏轼词三首,其第二句,一首云“银汉无声转玉盘”,一首云“才到龙山马足轻”,则此词客字可平也。至第三句,仄平仄仄仄平仄,苏词三首皆然。若平仄一误,即非此调。 按,此亦七言绝句,唐人为送行之歌,三叠,非歌法也。苏轼论三叠歌法云: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募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叠审矣。 查元《阳春白雪集》,有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云:渭城朝雨,一霎挹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更洒遍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与苏轼论吻合,并附录之。
...
“阳关体”仅为折腰体之一体也。
“阳关体”为“首句平起平收式”之七言绝句。七言绝句入词者有好几谱:
1.欸乃曲--[钦定词谱]:其谓‘欸乃’者,殆舟人于歌声之外,别出一声,以互相其歌也。
雨梦按:为平起平收或仄起平收之七言绝句
2.采莲子--[钦定词谱]:此亦七言绝句。其“举棹”、“年少”乃歌时相和之声,与《竹枝》体同。但《竹枝》以“竹枝”二字和于句中,“女儿”二字和于句尾,此则一句一和声耳。
3.杨柳枝--[钦定词谱]:刘、白倡和以后,为此词者甚多,皆赋柳枝本意。原属绝句。
雨梦按:为各体之七言绝句。
4.八拍蛮--[钦定词谱]:唐教坊曲名。按孙光宪词所咏俱越中事,或即八拍之蛮歌也。
雨梦按:为仄起平收或仄起仄收之折腰体七言绝句。
5.浪淘沙--[钦定词谱]:此七言绝句也。 按《浪淘沙》词创自刘、白,刘词九首与此同,惟白词六首皆拗体耳。
雨梦按:为各体之七言绝句及古风体。词中多嵌浪淘沙三字
6.字字双--[钦定词谱]:因每句有叠字,故名《字字双》
雨梦按:古风体诗。
7.阳关曲--[钦定词谱]:本名《渭城曲》。宋秦观云:“《渭城曲》绝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曲》。属双调,又属大石调。” 按唐《教坊记》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阵乐》也,属坐部伎。
雨梦按:
阳关曲又称“阳关体”,实折腰体之首句平起平收之七言绝句。其平仄安排应遵王维之阳关曲。梅云按:《阳关曲》一调为王右丞所创,体式乃折腰体七绝。坡翁本曲子中缚不住者,而此调则持律甚严。细加参校,首句第五字宜入;次句第五、六字当用上、入;第三句末三字须入、平、上;结句第二字入,末三字宜平、去、平。
...
前人将七言绝句入词,与配乐和所咏有关,阳关曲应为赋离别之词。[钦定词谱]将《小秦王曲》并入阳关曲,实非宜也。一则因其非折腰体,二据明 杨慎[词品]小秦王一则云:唐人绝句多作乐府歌,而七言绝句随名变腔。如水调歌头、春莺转、胡渭州、小秦 王、三台、清平调、阳关、雨淋铃,皆是七言绝句而异其名,其腔调不可考矣。
将小秦王,阳关并列,故应非同调也。
......
顺风调
不少论者常将律诗失粘都称为折腰体,实非宜也,其实有些属顺风调。
绝句折腰者指首尾联失粘,(又称“绝句变体”);
八句折腰者则指律诗颔颈联失粘,(又称“七言变体”)
何谓顺风调呢?联间失粘者是也。
绝句只有首尾二联,联间失粘者称作折腰体。
而律诗有四联,唐诗各联均有失粘现象。先引《学诗百法》:
二十一 指示变体法 :
五言七言句之近体诗,不论平起、仄起均有一定不易之例(见前五律七律平起仄起各法)。反是者即谓之“变体”。变体之诗,出于作者一时之差误,不可认为定格。兹特选录唐诗中七律七绝之变体各一首,俾初学做诗者不致轻蹈此病也。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上诗第一联与第二联平仄重复,名曰“顺风调”,为七律中之变体也。”
李白之“登金陵凤凰台”诗,首联与颔联失粘,两联平仄应如一双鞋左右对称(平仄相反),如今却相同,称作一顺风。两联如此,故称顺风调。
李白之“登金陵凤凰台”顺风调诗,若将颔联平仄调正,则全诗合律。
…
顺风调可能出现在任何联:
1.首联顺风
杜甫《咏怀古迹》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至今疑。
此诗首联顺风,颔颈尾联粘对无误。
…
2.颔联顺风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3.颈联顺风
杜甫《所思》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尊酒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
4.尾联顺风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
但颈联顺风,而尾联与其相对时(即颈尾联不顺风)则称作(八句)折腰体:
唐杜甫、白居易顺风调七言律诗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杜甫)首联顺风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
即事(杜甫)颔联顺风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
长沙送李十一(杜甫)首联顺风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
所思(杜甫)颈联顺风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
城西陂泛舟(杜甫)颔联顺风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
酬哥舒大见赠(白居易)首联顺风
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
花下忘归因美景,尊前劝酒是春风。
各从微宦风尘里,共度流年离别中。
今日相逢愁又喜,八人分散两人同。
…
自城东至以诗代书戏招李六拾遗崔二十六先辈(白居易)尾联顺风
青门走马趁心期,惆怅归来已校迟。
应过唐昌玉蕊后,犹当崇敬牡丹时。
暂游还忆崔先辈,欲醉先邀李拾遗。
尚残半月芸香俸,不作归粮作酒赀。
…
荅马侍御见赠(白居易)首联顺风
谬入金门侍玉除,烦君问我意何如。
蟠木讵堪明主用,笼禽徒与故人疏。
苑花似雪同随辇,宫月如眉伴直庐。
浅薄求贤思自代,嵇康莫寄绝交书。
…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江楼月(白居易)首联顺风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任赖愁猿寒不叫,若闻猿叫更愁人。
…
对镜吟(白居易)首联顺风
闲看明镜坐清晨,多病姿容半老身。
谁论情性乖时事,自想形骸非贵人。
三殿失恩宜放弃,九宫推命合漂沦。
如今所得须甘分,腰佩银龟朱两轮。
…
酬微之誇镜湖(白居易)首联顺风
我嗟身老岁方徂,君更官高兴转孤。
军门郡閤曾闲否,禹穴耶溪得到无。
酒盏省陪波卷白,骰盘思共彩呼卢。
一泓镜水谁能羡,自有胸中万顷湖。
…
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二十八丈殷判官二十三兄(白居易)首联顺风
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
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
形骸潦到虽堪叹,骨肉团圆亦可荣。
犹有誇张少年处,笑呼张丈唤殷兄。
…
酬微之开拆新楼初毕相报末联见戏之作(白居易)首联顺风
海山郁郁石棱棱,新豁高居正好登。
南临赡部三千界,东对蓬宫十二层。
报我楼成秋望月,把君诗读夜回灯。
无妨却有他心眼,妆点亭台即不能。
…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白居易)首联顺风
求荣争宠任纷纷,脱弃金貂祗有君。
散员疏去未为贵,小邑陶休何足云。
山色好当晴后见,泉声宜向醉中闻。
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归白云。
…
迂叟(白居易)首联顺风
一辞魏阙就商宾,散地闲居八九春。
初时被目为迂叟,近日蒙呼作隐人。
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
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
…
刑部尚书致仕(白居易)首联顺风
十五年来洛下居,道缘俗累两何如。
迷路心回因向佛,宦途事了是悬车。
全家遁世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余。
唯是名衔人不会,毗耶长者白尚书。
…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白居易)首联顺风
双金百鍊少人知,纵我知君徒尔为。
望梅閤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白日回头看又晚,青云举足蹑何迟。
壮年可惜虚销掷,遣把闲杯吟咏诗。
(fun88首页提示:诗词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自fun88首页)
提示:不明白的汉字去
新华字典搜索下。
正在提交,请稍后。。。
评论请先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