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写好古风 作者廖向希 有改动


2015-05-29 06:55:00  王贵才  所属诗集  阅读11006

1155个   



      
    一些老同志喜欢写古典诗词,但又觉得格律不好掌握。我建议这样的同志,先学会写古风。
从广义的角度说,唐代格律诗出现以前的诗,都可以称为古风。从诗经到汉魏乐府,到白居易的新乐府,直到现代人写的,不讲究格律的句式整齐的三、四、五、六、七言诗,都属于古风的范畴。
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中,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古典诗词,笔者担任《笔友网》诗词曲赋的编辑10年来,接触到全国各地的诗人数千、诗歌数万首,我觉得现在的格律诗词,完全可以和盛唐媲美,不仅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全唐诗,就是质量上,也并不逊色。可惜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现在说到古典诗词,还是言必称唐宋,现在的许多人,甚至不知道现在还有人会写格律诗词。如果说到差距,我以为不差在格律诗,而差在古风。《唐诗三百首》中,古风占了一半。如果现在搞一个《今诗三百首》的话,占一半的古风,就很少可以入选的。所以研究和写作古风,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古典诗词写作者的重要任务。
古风,因为很少拘束,可长可短。短的可以只有两三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长的可以洋洋洒洒千言万言,如《离骚》、《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等。要写好古风,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押韵。所有古风都必须押韵。押韵有几点注意事项;一是可以一韵到底。一韵到底,就是通篇诗歌,都只押一个韵。这里有两种情况,就是要么押平声韵,要么押仄声韵。一韵到底,不能平仄通押。二是可以押几个韵。我们看杜甫的《玄都坛歌》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干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短短12句诗,竟然用了四个韵。偶句必须押韵,这是通例;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换韵的地方,奇句也必须入韵。如第三句“谷”,和第四句“屋”;第五句“坛”,和第六句寒;第九句“往”和第十句“长”(此处读仄声)都入韵。转韵的奇句入韵,是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样的好处,是转韵有了过渡,不显得突兀。如果第三句不入韵,那个“屋”字,是不能成立的。如果第五句不入韵,要读到第8句,才知道已经换韵了,诗的韵律将大受影响。
2、句式。古风的句式,一般要求整齐。也可以不整齐,就是所谓杂言诗。格律诗的诗句,一般是2221或2212的节奏,古风则不只这些。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其节奏是:122,122,1212,1212。其中的“念天地之悠悠”和后来的词的句首领字,是一回事。“念”,管后面的五个字。可见,古风句式的节奏非常灵活,完全以意为主。
3、古风不避重字。如前所引陈子昂诗中的“前不见”“后不见”,“不见”就是重字。《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全诗都押一个“了”字。曲艺中有“百子词”,全押一个“子”字,这就是重韵。
4、写古风有一个前人没有说过的规则,就是一首诗要尽量避开4句和8句。这是因为,唐以后,一首诗4句8句是格律诗必备的特征。编辑看见你写的是4句或者8句,先得判断你是不是格律诗。甚至读者会认为你是想写格律诗,但是不会写。而且写古风的思路和写格律诗的思路是大为不同的,格律诗必须高度概括,古风却可尽情挥洒。既然要写古风,又何必用4句8句来束缚自己呢?因此今人写古风,最好写成6句、10句或者更长些。当然也有的人,提笔就只会写四句八句,又没有掌握格律,那就只得由他了。
5、写古风也要坚持诗歌形象思维的特点,形象生动,讲究炼字炼句,可不能写成“懒婆娘的裹脚”,要把高度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统一起来。这是写诗必须讲究的。





推荐语 韵三:推荐给网站中为数众多的仍然坚守在第一线的古风爱好者!




(fun88首页提示:诗词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转载请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自fun88首页)


新华字典查询提示 提示:不明白的汉字去 新华字典搜索下。  


  •   鉴赏、评论:
  •   莲叶  113.105.168.197     2017/4/21 16:17:31     30 楼

  • 手误,纠正:“文华”改“文化”
  •   莲叶  113.105.168.196     2017/4/21 16:14:59     29 楼
  • 送了5朵鲜花
    弘扬诗词文华,点赞!
    佳作拜读!学习问好!
  •   清风江上 118.116.112.194     2017/1/8 9:18:14     28 楼

  • 从广义的角度说,唐代格律诗出现以前的诗,都可以称为古风。从诗经到汉魏乐府,到白居易的新乐府,直到现代人写的,不讲究格律的句式整齐的三、四、五、六、七言诗,都属于古风的范畴。
    --------------------
    赞成此说。
  •   金鹏 219.138.204.111     2016/5/19 0:38:19     27 楼
  • 送了5朵鲜花
    非常感谢诗坛前辈对古风发展的包容!众人拾柴火焰高。
  •   小笔山人 111.8.234.223     2016/2/22 15:57:07     26 楼
  • 送了5朵鲜花
    学习了,不是先生,才知陋生的肤浅也!古诗真有味
  •   夏传 171.95.241.197     2016/1/29 14:59:16     25 楼
  • 送了5个炸弹
    唉....
  •   quyueyx  112.90.239.236     2016/1/10 16:38:42     24 楼

  • ~~~~~~~~~~~~~~~~
  •   徐秉建 182.33.15.2     2015/9/22 11:30:02     23 楼
  • 送了5朵鲜花
    大师风范,诲人不倦。
  •   fanweibiaoba 58.63.12.86     2015/8/12 16:16:50     22 楼
  • 送了5朵鲜花
    www.mbr315.com支持下~~~~~~~~~~
  •   庸民  101.28.251.109     2015/8/4 21:19:23     21 楼

  • 学习了,值得珍藏!顶了
  •   莲叶  113.194.102.104     2015/7/16 9:54:57     20 楼
  • 送了5朵鲜花
    学习!珍藏!
  •   虹哥 120.4.255.183     2015/7/14 18:11:52     19 楼
  • 送了5朵鲜花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超赞!
  •   江水  121.27.126.82     2015/6/25 21:21:01     18 楼
  • 送了5朵鲜花
    拜读学习,多日不见,问好贵才兄
  •   肖飞 183.57.228.80     2015/6/14 13:04:43     17 楼
  • 送了5朵鲜花
    学习了,对于初学者写古风确实比格律诗要相对容易掌握些
    问好诗友
  •   韵三 124.227.12.35     2015/6/5 13:06:04     16 楼

  • 当然也有的人,提笔就只会写四句八句,又没有掌握格律,那就只得由他了。

    ——惭愧!为此我的作品没少吃苦,只能藏着掖着了……
  •   韵三 124.227.12.35     2015/6/5 12:59:20     15 楼

  • 全国各地的诗人数千、诗歌数万首,我觉得现在的格律诗词,完全可以和盛唐媲美,不仅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全唐诗,就是质量上,也并不逊色。可惜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

    ——我在诗坛多年,也有这样的体会!!(百家争鸣,纷扰复杂——正是顶盛时期诗坛的外在表现啊)
  •   韵三 124.227.12.35     2015/6/5 12:50:49     14 楼
  • 送了5朵鲜花
    见到行家王先生的无私分享,我很开心!以后品评古体诗作,有了更多的理论依据了。

    注:目前我各种体格都尝试,期待深入探讨交流(但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分享完那些还算拿得出手的旧稿再说)。
  •   龙山村民 116.230.28.95     2015/5/30 10:30:44     13 楼
  • 送了5朵鲜花
    感谢王老师!增长见识!认真学习!
  •   早月 124.161.245.36     2015/5/30 6:01:55     12 楼
  • 送了5朵鲜花
    学习,赞赏,辛苦了。今人大量的古典诗词不被重视,那是现在的一些写新诗的编辑和诗论家把握了媒体的生杀大权的恶果,悲哀!
  •   路小丽 88.108.226.15     2015/5/29 20:56:28     11 楼
  • 送了5朵鲜花
    拜读,学习了。问老师好
  •   霞韵(原lilyhouse262) 123.192.172.23     2015/5/29 13:51:04     10 楼
  • 送了5朵鲜花
    欣赏!学习!问好!
  •   草根 60.255.0.19     2015/5/29 10:44:59     9 楼
  • 送了5朵鲜花
    欣赏!学习!问好!
  •   墨愁 61.154.228.12     2015/5/29 9:56:16     8 楼
  • 送了5朵鲜花
    学习了,问好
  •   王怀文  58.19.244.180     2015/5/29 9:34:10     7 楼
  • 送了5朵鲜花
    学习,问好先生!
  •   程寿囍 222.243.120.239     2015/5/29 8:19:42     6 楼
  • 送了5朵鲜花
    写古风也要坚持诗歌形象思维的特点,形象生动,讲究炼字炼句,可不能写成“懒婆娘的裹脚”,要把高度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统一起来。这是写诗必须讲究的。

    学习了,祝福
  •   刘文川 139.200.211.164     2015/5/29 8:04:17     5 楼
  • 送了5朵鲜花
    拜读大作,问好诗友!
    广度深度兼具,学习了,致敬!
  •   代山榜 221.234.45.72     2015/5/29 7:51:24     4 楼
  • 送了5朵鲜花
    谢谢!敬赏!
  •   丁子同 117.166.160.30     2015/5/29 7:40:28     3 楼
  • 送了5朵鲜花
    学后方知古风窍!谢谢!并致问候!
  •   翟秀生  120.69.111.185     2015/5/29 7:30:32     2 楼
  • 送了5朵鲜花
    学习!早上好
  •   张润江 222.161.123.106     2015/5/29 6:59:59     1 楼
  • 送了5朵鲜花
    学习!早上好!

评论请先登录